所以,未来深港合作■◆★■★★、融合的相关事项,主要是福田和罗湖来对接★■,其他区域虽有涉及,但不是主线
国务院批复的深圳总规和城市自己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相比★★■◆,深圳对各区的最新定位◆■,又有哪些调整变化?
坪山区定位:东部区域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未来产业试验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大鹏新区定位:滨海旅游服务中心★★◆,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海洋文化及科技创新基地,绿色发展试验区★◆★■。
盐田区定位:东部滨海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国际航运和离岸贸易中心,滨海旅游重要基地,海洋产业创新集聚区★★◆■★。
2023年,南山GDP高达856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035亿元★■■◆,两项指标均为全市第一,体现了南山在科技造富、产业造富上的超凡实力。
宝安区定位■★★:西部区域的综合性服务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制造、国际会展业、临空经济和海洋产业集聚区。
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项目会优先安排在符合规划的城市、城区上。深圳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关于各区的定位更为精准简洁★■◆◆■,减去了过去相互交叉的部分,使之既能形成合力◆■★,又能错位发展。
光明区的科创属性更强,代表大湾区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比拼◆■■★,而坪山区是东部区域内的科创中心★◆◆■★◆,坪山区比光明多了一个综合交通枢纽定位。
与前三版国土空间总规相比★■■★★■,本次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城市性质定位首次提到“现代海洋城市”★◆★■。
过去,福田和南山都提到要搞总部经济,在国务院的最新批复中,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定位给了南山★◆■。
2035年,深圳将建成创新创业创意之都,为此◆◆★★,总体规划提出“1+7+N”创新空间格局。
以上四个区分别是西部区域◆◆、中部区域◆◆■■◆、东部区域和东部滨海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总规一般是偏宏观的“规划”■■★,和总规相比,城市自己定制的规划,可能存在高度不够■■◆◆■★、视野不足,引领和导向作用过多、重复的问题。
南山区定位:科技创新、商务金融★◆★、高等教育中心,国际航运枢纽★◆,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区,都市休闲旅游基地★■★★◆■。
福田区定位:行政■■■★、文化、金融商务、国际交往中心◆■◆★◆,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基地◆◆■◆■。
其中,■◆“1”所指代的综合性创新核心区,就在南山,包括前海深港合作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后海总部基地等区域。
从规划看,北部都会区主要和福田、罗湖陆路接壤,南山和盐田虽有桥梁、口岸联通香港,但不占主体★★■■◆◆。
龙华区定位:中部区域的综合性服务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数字经济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和一般城市CBD相比,如北京朝阳、上海浦东、广州天河,都是金融+科技的双核CBD,而福田CBD■■■◆◆,是集行政+金融+科技于一身的三核CBD★◆,含金量更高■◆◆★,地位也更强势。
三年前,也就是2021年6月◆◆,深圳发改委官网公布了《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也专门对各区发展定位作出了具体表述★★■◆。
光明区定位◆◆■■: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要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大鹏新区喊出的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两个定位,国务院只批复了前一个。
还是深圳辐射“深莞惠河发展轴”和“深惠汕发展轴★◆★★◆”的东部门户节点,对于支撑和带动深圳市东部片区高质量发展、助力枢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定位精简,福田的总部经济核心区、大鹏新区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这两个过去版本中提到的定位,在国务院最新批复中,没了。
而在深圳十四五规划中,福田、罗湖、南山、龙岗★■■◆◆■、盐田、坪山六个区,都提及了深港二字◆★★,类似深港合作★★◆、深港国际旅游消费等◆■★■■。
龙岗区定位■◆◆◆■:东部区域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国际合作高等教育和文化体育交流中心,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总规中重点提及了构建陆海统筹发展格局★■■■◆★,并提出了■◆◆“三湾一洋”的概念,即大亚湾、大鹏湾■★■■◆、深圳湾和伶仃洋,据此规划了城海交融的“一带、三区、十五段■★”的陆海统筹发展空间■◆★★。
一旦批复,非必要不得随意修改,而城市自己发布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随着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所以获国务院批复的总规,更具权威性■■◆■◆■。二来在资源调配和项目上◆★◆★■◆,国务院批复的总规,能为城市争取更多资源和政策支持,
据公开资料显示,坪山综合交通枢纽位于龙岗、坪山两区交界,是汇集三条国家铁路、两条城际铁路、两条大运量城市轨道、一条小运量轨道交通和多种交通接驳设施的综合交通枢纽。
科技创新■■■、商务金融、高等教育◆■◆■◆◆、国际航运、总部经济、文创产业、休闲旅游◆★★■,不论哪一个单拿出来都是附加值很高的高端产业,更何况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罗湖区定位:金融商贸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区。
12个城市功能节点◆■。将依托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打造西丽、蛇口、民治、坂田等12个城市功能节点★★■,承担区内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域平衡发展★◆。
在最新的批复中,涉及深港二字的区■★,只有两个,福田和罗湖。福田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基地,罗湖为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区◆■★。
坪山综合交通枢纽将承担与深圳站◆■■★、西丽站等主枢纽相当的服务规模◆★,不仅服务于深圳东部坪山、龙岗◆◆◆、盐田、大鹏四区及惠州惠阳★■◆★■★、大亚湾部分区域;
可见,海洋城市的重要性加强了■◆,只是深圳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光靠大鹏新区来承载还不够,要把东★■★、中★■■◆、西部有海岸带的区域统筹起来,共谋发展才行■★★◆,可见国务院批复各区功能定位的格局和眼光更加宽广◆★◆★■■。
在口岸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基础上,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大有可为,包括粤车南下和港车北上开放罗湖陆路口岸★◆■★,共建深港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打造深港国际消费示范区等■★★◆■,由此辐射带动罗湖全域高质量发展。
根据最新《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通知◆■★■,坪山站正式入列市域◆★★“五主五辅”对外轨道枢纽体系布局主枢纽行列。
第五,光明区■■◆◆★、坪山区都有科创+先进制造业★■★,大鹏新区定位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
罗湖有三大陆路口岸连通深港,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以及莲塘口岸,经由罗湖口岸过关的客流是深圳最多的。
深圳各区的作用愈发突出■★◆◆,共同助力深圳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这意味着,未来这些区域还将不断完善功能中心、功能节点建设◆■,以及提升中心与中心、中心与节点之间的交通、信息、资源联通,提升片区整体发展水平和对外辐射能力◆◆★。
12个城市功能中心。将在都市核心区内打造福田■■、罗湖、南山■■◆、前海4个综合性服务中心■◆◆,着力提升服务能级和辐射能力;在都市核心区外打造盐田、龙岗、龙华等8个城市功能中心,增强面向东部优势腹地◆■★■★、北部相邻城市和珠江西岸潜力地区的服务能力。